来到了溃堤的现场,我站在堤坝上,决定做一个现场报道,由于现场的光源只有摄像机顶上的照明灯,为了让观众能更清晰地看到溃堤口现场的状况,我就尽量往缺口的地方靠近。
就在我手持话筒,面对镜头进行口述报道的时候,突然感觉到脚下一松,随即听到了摄像机后面一阵惊呼。
还没等我反应过来,话筒线上传来一股向前的拉力,一下把我拽到了摄像机的旁边。
我扭头一看,刚才站着的地方,正在溃堤,不过几秒钟时间,这段堤坝就融化在滚滚的洪水之中。
我们迅速后撤,路上我才弄明白,是水利局的同志一直攥着话筒线,关键时刻拉了我一把。
我无法想象后果,因为识水性,知道洪水是多么的可怕,尽管我曾经横渡过钱塘江,但我知道,如果在黑暗中落入洪水之中,就算你是浪里白条,也会被冲得找不着北。
台风过后,一般会迎来烈日暴晒,如果此时去露天采访,那些潮湿的暑气直冲上来,简直可以把你直接闷倒。
在上世纪90年代的另一场台风中,三界镇遭灾,我前去采访,车到清风庙附近,由于地势低,公路被洪水淹没了。
没有办法,我只好穿过清风桥,翻越边上的小山包,前往三界镇。
那是一座不到50公尺高的山包,但我扛着十几斤重的摄像机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,因为山上根本无路可走,必须在密林中穿行,而且脚下很滑,加上天气闷热,让我最后几乎脱水。
从小在山区长大的我,爬过很多山,成年后,也爬过4000米以上的山峰,但那些山都是有路可循的,因此,这不到50公尺高的小山包,成了我噩梦般的记忆。
这还不算是最痛苦的,更令人崩溃的是,采访结束后,跨境电商我还得从原路返回……
幸亏,当年台里的司机陪着我一起爬山,还帮我背了一只重达十几斤的录像机(当时摄像机和录像机是分开的)。
司机名叫胡国苗,不久后,他离开了电视台,此后再也没有见过面,我很想念他。
其实那年三界的灾情并不重,所以也没有什么精彩的素材,第二天,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,静静地看着那条平凡的新闻,心里在想:
这样做,真的值吗?如果还有下次,我会依然这样做吗?
我会的,哪怕过去了20年,我依然会!
进入21世纪初,浙江省委提出,要坚持以人为本,以“不死人、少伤人”为目标,“宁可信其有、不可信其无”,宁可“十防九空”,也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。
加上这十几年来,全省各地的城市和乡镇都新建了牢固的防洪大堤,有的标准甚至达到百年一遇,因此台风造成的灾害比以往小了很多。
但是台风毕竟是台风,它带来的破坏力大家不仅耳熟能详,跨境电商而且很多人也曾亲身感受。
所以我对台风的态度是,祈求它永远不要正面袭击我们,到了浙江沿海就请拐个弯吧!
但是,台风还是来了,那就祈求让灾害小一些吧!
台风又来了,我的兄弟姐妹们又要奔波在一线了,从昨天上午开始就进行了滚动直播,围观的人数已有10万+,新闻很重要,但安全更重要,请记得这是我们最大的本钱。
台风又来了,我们的农民兄弟又要遭灾了,天有不测风云,就随它去吧,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
台风又来了,各级干部又要辛苦了,顾了大家,往往顾不了小家,防台间隙就发个微信、打个电话给家人,让家人放心,也请家人多点担待吧。
此时此刻,窗外的雨骤然大了起来,打在青灰色的瓦上,冒起一阵阵白烟。
雨是风的前哨,狂风会随后就到,既然无法预测,我就只能祈祷,你来的时候——
尽可能温柔一点吧……